快捷搜索:  

郑板桥是什么人物,历史郑板桥是什么人物

广告

郑板桥是同性恋?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不仅是当时闻名遐迩的文人,还有十二年的为官生涯,乾隆十八年,郑板桥六十一岁,因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离开潍县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

前几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一明清文人那些事儿,为读者揭秘了那些著名文人不可告人的秘密,其中就大胆地指出:郑板桥其实是个同性恋。在清代,郑板桥当时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工资并不低。但难得糊涂的他一直以清苦形象出现,四处卖画为生,这是为什么呢?在明清文人那些事儿一书中,作者指出,郑板桥如此清贫皆因他是个同性恋,他在外面养了多个男宠,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郑板桥一生做官的俸禄与卖画所得的钱,几乎全花在此事上。

1、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老郑家在那时是八怪之一。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深得百姓拥戴。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

2、郑板桥是个什么人

《郑板桥造像图》(现代画家作品)郑板桥,又名郑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