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什么字体,秦桧还是蔡京
他才是宋四家的真正人选,打破书坛传统鉴赏思维,让米芾大失光彩如果说宋代哪几位书法家最出彩,那一定是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但在这四位书法家中,蔡字背后的人物却饱含争议。在历史上有人认为宋四家中的蔡并非蔡襄而是蔡京,蔡京是北宋的六贼之一,在历史上一直遭受世人唾骂,在书法界有一种观念叫字如其人,即将一个人的品德比附到他的书法作品中,但是这种观点本身就不是什么金科玉律,例如赵孟頫、严嵩。

用字如其人来评价他们只是道德卫士的偏激之举,要想真正赏析书作还是要从艺术角度下手,从书法艺术来看,蔡京的书法在宋代是极为夺目的。书史会要曾评价其字曰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蔡京曾取学于徐浩、二王、欧阳询、沈传师等人书作,吸取诸家书法优点,将他们融为一体,自成一派。

不是蔡京,是蔡襄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蔡襄(1012-1067),汉族,字君谟,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

蔡襄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1)篆书: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从出土的甲兽、玉片、陶片见到尚未曾刻划过的朱、墨笔迹,

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具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也叫籀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籀文秦代称之为大篆,后人也称之为故.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2)隶书: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
3、北宋使用什么文字隶书,楷书,行书。肯定是楷书及行书,一般在文书中使用楷书,具体一点就是宋体字,因为从后汉之后从隶书转变为楷体,到唐代的时候已经完全统一到楷体。在宋代又进行稍微的风格化演变为宋体字,当然,在科举的时候使用的字体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馆阁体。在非正式文件中可以见到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