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年代到70年代都吃什么
老家吃饭的前世今生1,60年代吃树皮、吃玉米、红薯、吃观音土,有些村的男人饿死一半多。2,70年代吃树皮、吃玉米,红薯、吃植物根茎,勉强生存,3,80年代吃玉米、红薯、面条、偶尔吃一条鱼,偶尔吃一个苹果,盼着过年穿新衣、吃肉,副食品出现,4,90年代,不缺吃,很环保,副食品丰富了。5,00年代食品开始增加添加剂,农作物滥用化肥、农药、激素。
1、(原创时代特征:70年代,风云变幻的岁月流行语句:“谁家过年不吃顿红烧肉啊!”这个时期,人们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统销统购的束缚,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这个年代的前半期,红烧肉还几乎是人们过年团圆小聚时的一道盛宴“谁家过年不吃顿红烧肉啊”!到后来开始一点点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饭店的饭菜品种单一,主食以“傻”、“大”、“黑”、“粗”为特色。主食有馒头、油炒饭、闷锅饭、滤米饭(把大米煮五、六分熟捞起再来蒸)、机制面条等,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馒头显得有些黑。饺子一般还是在过年的时候吃。蔬菜类也相对较少,主要有以土豆、鸡蛋、雪里蕻等。这个时候能记住的零食、营养品也算有一些了,比如爆米花、棉花糖、麦乳精等。
2、50年代主要吃什么记忆中只有贫困和饥饿,基本上没什么可吃的,主餐也多半是土豆、红薯、玉米、杂豆、南瓜等杂粮,上面说到的江米条,豌豆黄,地瓜干等基本上也都属于当时的主食类食品,只是把粗粮作了一些加工而己。而爆米花和巧克力豆是直到七十年代中晚期才出现的,生活在五六十年代能吃上一餐大米饭己是很不错了,差不多十天半个月才能尝到一点晕腥,所以那时候的小孩最企盼的是过年过节,
家境好的还能置上新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个时候的小孩基本上七八岁就会自己生火做饭了,十来岁就能上山砍柴和带更小的孩子,十五六岁基本就被当成人看待而担负起生活的重担,当然也有很多快乐的回忆,如男孩打弹弓、掏鸟窝、摸鱼捞虾、拾野菌、摘野菜,女孩跳皮筋、钩花帘、打毛线、缝衣服、玩过家家等等,我们那个年代大部份的人就是这样过来的。
3、调查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过年都吃什么?建国60年来调...60年代:吃肉馅饺子,吃几个能吃到一块米粒大的肉块,能香一年。年夜饭饺子为主70年代:比60年代少好一点点,有了绞肉机,那个饺子里都有肉,年夜饭饺子为主80年代:饺子力肉多的满嘴喷香,来点小酒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90年代:一桌好菜鸡鸭鱼肉、生猛海鲜、饺子可有可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