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清代宝济局,宝济局等是什么意思`
发个我收藏乾隆通宝宝济局,从雍正7年济南的宝济局开立以来,铸造雍正通宝满文宝济一直到乾隆三年停铸。也就说乾隆时期宝济局也就是从乾隆的元年铸造到乾隆的三年,铸造了三年的时间,所以说宝济局乾隆通宝存世量很少,以后宝济局铸造的钱都是宝东局,各位泉友鉴赏。

铜钱“乾隆通宝”背面的满文翻译方法如下:一般乾隆钱背面有两个满文,一左一右。左边的像三圈弹簧(中间连着两个圈)是满文的“宝”字,是“宝贝”“宝钱”的意思。右边的一个字写的是铸造这个钱的局(或省)的简称。共有二十多个局(省)名。具体可以参考下表:乾隆通宝正面是汉字“乾隆通宝”,背面则是两个满文,左边的满文为“宝”字,右面的满文代表某个钱局(即造币厂)。

那么乾隆朝有多少个钱局呢?乾隆当政60年,除了新疆几个钱局以外,陆陆续续共开设18个钱局(有的钱局设有“分公司”,这里就不说了),分别是宝泉局、宝源局、宝直局、宝陕局、宝晋局、宝黔局、宝苏局、宝浙局、宝桂局、宝川局、宝福局、宝台局、宝昌局、宝广局、宝云局、宝济局、宝武局、宝南局(排名不分先后)。

清朝乾隆通宝钱币背面是两个满文,比较复杂。乾隆通宝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即造币厂)。乾隆当政60年,除了新疆红钱有六个铸局以外,陆陆续续共开设18个钱局(有的钱局设有“分公司”,这里就不说了),分别是宝泉局、宝源局、宝直局、宝陕局、宝晋局、宝黔局、宝苏局、宝浙局、宝桂局、宝川局、宝福局、宝台局、宝昌局、宝广局、宝云局、宝济局、宝武局、宝南局(排名不分先后)。
3、雍正通宝怎么辨别是什么局雍正通宝因为铸造刚开始为铜5铅5的比例,后来因为一些因素改铸为4铜6铅。因为材料上有变化,遗留保存到现在己经相对较少,雍正通宝铸于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1735年),钱径般约2.6~2.8厘米,重3.6~5.4克。雅正通宝钱按顺治四式满文钱造,钱面文字雍正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雍正元年是宝源局铸,此后分别是15局(宝泉、宝源、宝浙、宝苏、宝河、宝黔、宝安、宝云、宝晋、宝武、宝昌、宝流、宝南、宝川、宝巩)都有铸造,其正面为《雍正通宝》钱背穿孔左边是满文“宝”字,穿孔右边是计局的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