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瓶是做什么的,玉壶春瓶古代是用来做什么的
古希腊陶瓶画的装饰性应用研究古希腊陶瓶画在古代西方艺术发展史中曾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艺术文明。古希腊时期的建筑、雕塑和陶瓶是西方艺术的瑰宝,由于当时的插图作品基本都流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古希腊陶瓶画便显得弥足珍贵,在英国诗歌里,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希腊古翁颂,作者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诗人在描写古翁上被艺术家凝固了的生活图画时,认为这些沉默的形体、冰冷的牧歌比变幻无常的现实生活更加美丽永恒。

这就包括你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尽管希腊陶瓶在古代西方无处不在,但在当时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都无法进入记载的文献。好在近来年,希腊陶瓶画作为西方绘画的初始形式慢慢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发现希腊陶瓶画在某些其他艺术形式中竟有迹可循。一位功成名就的陶工所得到的地位和财富都被记录在公元前510年左右敬献于雅典卫城的一座大理石浮雕上。

陶瓶始烧自汉代,明清时期品种最多,浑拙质朴,难登大雅。中国古代陶瓶画艺术特征:拙秀质朴,师法自然。陶瓶始烧自汉代,明清时期品种最多,有醋瓶、黄酒瓶、福字扁瓶、小奎瓶,所以应该属于朴实些的图案吧。以较好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白釉陶器。因产品质地细腻,制作工艺较普陶精细,故称细陶器。山东始烧于唐宋,发展于明末清初,民国以后极盛。

清代以后,博山山头、北岭成为主要产地。此外,临沂、枣庄也大量生产。博山地区1933年以后采用大火红、大火绿、大火蓝高温颜料绘制釉下彩或用压花花纸装饰。1938年,山头双合窑厂杨瑞符研制出套五花盆,销往青岛、济南、天津等地,颇受欢迎。1945年,山头一带生产套五盆的窑厂达20余户,年产量5万套,销售地区扩大至沈阳、蚌埠等地。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之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彩绘的形式总体上可分为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