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做家具都是什么木头,古代的家具用什么漆做的
你可能想不到,能称为古董家具的珍藏,材质不一定都是紫檀黄花梨,还有可能是这些不起眼的木材。聊一下老家具的材质:都是什么木头制作的呢?拍卖行里那些几十上百万的家具,所用的材质无非是几种珍稀的红木,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重复了,我们简单聊一下民间家具所用的材质,木制家具非常难以保存,能传到现在绝大部分都是明清家具,这些民间古董家具所采用的,大多采用当时当地比较容易取得的木材,因此具有鲜明的时间和地域特征。

苏北地区,特别是南通地区以柞榛木家具为多,这种木材主要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及长江以南地区。网上没找到柞榛木的拉丁名称,图片基本都是拓木,但某百科特别说明柞榛树不是拓木,理由是北京地区产拓木,但柞榛树却从未在黄河以北地区存活过,也不知道真假。河北、山西家具则多采用榆、楸、柏,曾有人说晋地有用槐木制作家具的传统,但又有人说槐木带鬼字不吉,所以不会用来制作家具。

实木:其材质主要分为硬木和软木。硬木材质更适合透雕工艺,而用软木制作的家具价格实惠。一.硬木因为木性稳定,所制成的家具流传时间也很长。常见的硬木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和酸枝等。紫檀:最名贵的木材,质地坚实但生长缓慢,因此大部分家具都是数块接榫而成,如出现整面板材则是相当珍贵难得的。其色泽多为紫黑色,散发出静穆高贵的气质。

花梨木心材边材区别明显,边材黄白色至灰褐色;心材红褐色、紫红色至紫褐色;材色较均匀,可见深色条纹,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散孔材或半环孔材,单管孔,少数径列复管孔,内含深色树胶、沉积物或侵填体。轴向薄壁组织翼状、聚翼状、带状、环管束状和轮界状。木射线细至甚细,以单列为主,径面斑纹不明显或略明显,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泽,具轻微或显著清香气,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匀,部分南美、非洲产略粗,耐腐、耐久性强。

1、榫卯结构构成了中国古代家具制作的精髓,并一直沿用。宋代家具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在造型结构较前代都有了不少变化,更趋向美观化、科学化,为明清时期发展到家具的巅峰奠定了基础。2、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4、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