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陶校现在叫什么
非遗里的中国:剖析第二集宜兴拥有7300余年的制陶史。2006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紫砂壶它是一种具有双气孔结构的器物,用宜兴特有的陶土制作而成,烧制后表面光滑平整,壶身带着微小颗粒的变化。
1、宜兴紫砂名人介绍宜兴紫砂即指宜兴紫砂壶,明代正德时代发起流行。对于文人雅客来讲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同时还有实用价值。宜兴紫砂壶外观高雅,形状优美,古色古香,小巧玲珑。是生活中难得的精神及生活伴侣,体现了使用者典雅不凡的气质。明清时期,瓷器不断兴盛发展,宜兴紫砂的发展也越来越热烈,在现代更是不可多得的“古董”,那你知道做宜兴紫砂比较有名的师傅有哪些吗?
先来几个鼻祖级的宜兴紫砂壶大师金沙寺僧是明代的陶艺大师、紫砂名手,但此人具体情况不祥。提到他是因为他有名弟子叫供春,据说是紫砂壶的创始人,真正的鼻祖。供春据说是跟着僧人从艺学壶,师傅就是上面所介绍的金山寺僧。年代已久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他对紫砂壶的推广是不容忽略的。元畅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紫砂陶艺名家,他主要的作品是提梁圆壶。
2、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都小学的历届校长3、宜兴陶瓷是几线品牌一线品牌。宜兴陶瓷十强企业。宜兴陶瓷是传统工艺品之一,烧瓷历史悠久,秦汉时宜兴地区陶窑密布;两晋时在均山烧青瓷,唐初在归京等地大量烧制,至晚唐、五代成为南方宜兴著名青瓷窑;宋、元时期,丁蜀与西渚一带大规模烧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时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涧中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如供春;
4、宜兴现代陶刻落款一石是谁紫砂刻绘最早见于元代壶铭“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至明清时期茶事兴盛,不少文人墨客参与紫砂壶的刻绘装饰,其中以陈洪绶(曼生)最为突出,其为之后的陶刻文化起了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民国时期,陶刻已形成一支专业队伍,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陶刻艺人。但当时的陶刻落款现在看来眼花缭乱。为方便学习,现归纳如下:1、崔克顺(18551925),宜兴洑东兰右人,字翼文,号巽时,曾任县衙幕僚,为宜兴当地金石书画家,闲暇为壶店陶刻。
这批人为民国陶刻再度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2、韩泰(18641926),号南林、南陵氏、家羽后身,晚清民国陶刻名家,宜兴城南人,出身碑刻世家,常落韩太、潜陶款。谈泉明(泉石)刻海棠口水仙盆3、吴汉文(18741941),宜兴丁山人,号岐陶、歧陶主人、并用企陶、潜陶、松鹤轩,“吴德盛陶器行”及“金鼎商标”创始人,4、戴国宝(18751926),江苏句容人,号玉屏、玉道人、仿(访)雪、铁画轩主人,上海“铁画轩陶器行”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