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什么图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宋朝苏轼蝶恋花春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朝苏轼春宵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宋朝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宋朝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
1、惠崇春江晚景描绘的一幅是什么画面惠崇春江晚景诗人采用了拟人,想象的写作手法。惠崇春江晚景描绘的一幅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惠崇春江晓景》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称。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
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虽然清人毛奇龄讥之为:“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许多人并为此争论不休(见《渔洋诗话》),但这一名句不得不为人们所称道。
2、惠崇春江晚景是什么意思就是: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春江晚景》是惠崇的一幅画,晚景则是画的描述的主题,表明是所画的景物的是傍晚时候的。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注释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3、惠崇春江晓景写的什么景色?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高僧惠崇的画作《鸭戏图》所写的题画诗。画家在画中画了桃花,鸭子,芦芽,和青竹等景物,正如诗中写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最后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是诗人的想象,诗词概况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