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绘画六法,谢赫六法分别指的是什么
可以读读谢赫六法,或以其六法作为基本原则,去认识国画。六法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长期以来,是赏析、掌握中国画的基本原则,谢赫是中国第一个绘画理论家,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所谓六法,是指: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摹写六个方面,邵长根国画作品。
1、谢赫六法分别指的是什么?谢赫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谢赫六法是南齐宫廷画家和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和发展前代绘画理论中的法则,论述了所绘对象的内在精神和外在的状态,在用笔,用墨,用色,构图,临摹上都做了很详细的解释,是后代画家在教育教学方面和品评优劣作品方面,都是一个非常重要标准。
2、谢赫六法分别指的是什么谢赫六法分别指的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谢赫六法出自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摹写。”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最早出自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3、什么是六法论?①“气韵生动”②“骨法用笔”③“应物象形”④随类赋彩⑤“经营位置”⑥“传移模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谢赫的著作《古画品录》中。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
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对谢赫的六法原文,后人因断句不同而释义略有区别,具体表现在如“气韵生动是也”,也可断为“气韵,生动是也”,其他五法亦如此,六法依次为:①“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或作品整体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富于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