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唐代双耳罐做什么用的

广告

辽代龙凤纹双耳金瓶,摄于厦门博物馆。特意挑了这个,是因为辽,这种双耳龙首瓶,是唐代典型器,保利艺术博物馆有个青铜的,比这个大很多,唐代,可以说是保利青铜馆里最年轻的文物,各地博物馆邢窑或其他窑口的双耳罐也有一些,定代在辽目前我看到是独一个。事实上辽由契丹族建立,契丹在唐代也是一方割据,契丹与唐时间上有重叠,器物风格上会有借鉴。

1、唐代白釉小贯耳瓶介绍?

唐代白釉小贯耳瓶介绍方法:1、贯耳瓶是古代汉族工匠烧制的瓷瓶之一,流行于中国宋代。2、官窑贯耳瓶,为南宋时期的陈设品,釉色厚润,端庄典雅,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帖竖直的管状贯耳。3、《白釉双龙耳瓶》,高42.7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0.9厘米。

2、双耳罐,什么年代,现在什么价位。

民窑双耳瓦罐,做工一般,颜色也不好看,没有太大收藏价值。感觉是现代制品。仿的商代釉陶罐。不确定年代,但确定不是商代真品釉陶罐的话,后面的年代的仿品收藏价值不高,市场价位基本都在300180元。双耳罐,真品是民国时期的风格;真品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1000左右;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3、唐代时期,四系罐是官用还是民用,做什么用的?

民用酱釉四系罐酱釉四系罐,高21.5厘米,为北方民间烧造的陶器,既实用又美观,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很具欣赏性。这类四系罐为北方窑系产品,大多是半截釉,平底的多为隋唐五代以前的产品。自北宋以后开始底部挖足。这类的酱釉、白釉、黑釉的器物,胎质较粗。多为缸胎。多为生活用具的酒瓶、车油瓶。一直到元明时期,北方多地仍在烧造。青釉四系罐罐直口,圆唇内敛,短颈,弧肩微凸,鼓腹,平底内凹。

灰白色胎上印细麻布纹,施青黄釉,底部有流釉,釉面有细开片。此罐造型端庄,釉质肥润,开片匀细,是我国越窑早期青瓷器的代表作,五代青釉四系罐高18.2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8厘米1980年出土于江苏邗江甘泉乡香巷村东汉砖室墓中。罐直口,丰肩,瘦足,肩置四系,系面有直线纹两道,罐盖直口,盖面中心凸起一支钉为钮,并刻弦纹一周,罐里外施釉,釉透明度高,并开细碎纹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