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出生的人怎么算户口
民国身份证中最早的一张身份证颁发于民国36年(1947年)八月,是长方形卡片式样,双面填写。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这张身份证字迹清晰,封面署中华民国国民身分证(分今为份),并标明江西省鄱阳县,这张身份证的持证人,是一位叫詹双取的46岁男子,读了五年私塾,职业栏填写的是烛芯店主,证号位鄱江贰陆字第6号,证件内页包含的内容众多,证件填写项却远比如今的身份证翔实。

证件还特别设有指纹符号一栏,对持证人的10个手指纹形进行纪录,如双手指纹符号。据了解,那时没有如今的指纹扫描技术,指纹符号是登记斗和箕,斗就画,箕就画,以达到防止他人冒用的目的。虽然证件的印刷和材质较为粗糙,但丰富的信息,也让其具有了如今户口簿的部分功能。图片该证背面印有注意事项,其中特别强调伪造变造身分证者以伪造文书论罪,各级政府及警察保安机关得于必要时命持证人交付本证查验但不得扣留或没收。

其实就是户口,一般人手里一个户口本。公安局里就是户籍卡,内容是一样的。一般迁户口的时候拿的那个纸也叫户籍卡。“户口卡又叫户籍卡(户籍大卡)是个人作为集体户口一员的卡片,A4纸样的人口登记表。集体户口没有户口簿,只有户口卡,一般由工作单位或户口挂靠的人才交流中心保管。集体户人员结婚或上社保时,需要向保管方借取户口卡。”摘自百度百科。

一般迁户口的时候拿的那个纸也叫户籍卡。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公安机关打碎了国民党警察机构,废除旧户口簿,印发使用新户口簿。新户口簿作为各户人口的身份和居住地的法定凭证发到各户。1984年,以户籍为基础制发了“居民身份证”,这个可随身携带、可在全国使用的证明个人身份的法定证件,适应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适应了人们日益广阔的社会活动的需要。

户口人数多,无法在一个本完全体现,需再填一本,这就叫户口本节本,也叫续本。一般来说,进行二手房过户的话,几乎是没有户口本的,都是用身份证,如果身份证丢失的话,就需要尽快的去补办。什么叫户口本节本了?如果你要买房子或者过户的话,一定要拿完整的户口本拿去的呀,而且你们家人应该知道这个事情的,否则的话你自己拿了别人的户口本去搞都没有用,到时候就啰嗦了,要本人去的。
3、什么是户籍藤本一、什么是护照?护照是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身份证明,由本国政府颁发,邀请人户籍藤本、除籍藤本.中方材料:.1.申请人护照、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原件。指民国八十六年十月户籍数据计算机化后,曾在该行政区设有户籍,因全户户籍迁出、户长死亡、变更户长或户政事务所依规定换登之原旧有全户(部分)户籍登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