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和周朝什么关系,周朝和晋国是什么关系?
隋朝末年没有晋国。晋国是西周时期周天子册封给周王室成员的封地,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春秋时期晋国一直都是强国,晋国君主指周朝时期晋国的国君,始于唐叔虞,终于晋静公,著名的有晋献公、晋文公、晋悼公等。晋国本是侯爵,曲沃代晋以后开始自大,在国内尊称为公爵,鲁国燕国分别是周公、召公(均是周武王之弟)的封国晋国唐叔虞(周成王之弟、周武王之子)的封国初名唐后因晋水改名为晋郑国姬友(周厉王之子。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晋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而西晋是统一的王朝,晋国最早是东周春秋时候的一个大诸侯国,后来被国内三大夫家族三家分晋,有了战国时候的韩赵魏。春秋时期的晋国,晋国也是西周武王分封的姬姓后代建立的国家,当时的燕国也和晋国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姬姓后代,只不过燕国的实力是比不过晋国的。
答案如下:没有。晋国是西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了西周王朝。1044年周武王积劳成疾去世了。由姬发继位是周成王。晋国,是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大国,它的始封君是周武王的嫡次子——姬虞。姬虞在周朝建立的时候还很小,所以没有封地,直到他的哥哥周成王即位以后。晋国与楚国为邻。楚国是西周建立之初分封的诸侯国是公伯侯子男中的子爵国。
与中原文化不同,自称是蛮夷。晋国政治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都都是政治中心,国都的布局和形态反应了各国的政治结构。以当时的两强—。晋献公之后,晋国的国力取得了较大发展,称霸中原近一个半世纪,是春秋时期最活跃的诸侯国之一。郑国位处中原要地,所谓“欲霸中原,必先得郑”。晋国三分是什么原因呢?其中缘由很简单,就是晋文公制定的六卿制度。
晋惠公是十足的地痞无赖,拒绝卖粮。晋惠公的忘恩负义,终于激怒了秦穆公,穆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秦国大举发兵,越过边界,杀入晋国,三战三胜。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战国时代从此开始,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正式瓜分晋国土地建立国家。公元前349年,韩,襄有时候对其尊称为公,如隐公元年记载,“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