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用母钱制范铸造铜钱
古钱币的铜质古钱币一般有铜币,有金币,银币,铁币陶币,骨贝等。就铜质钱币来说,一般分为青铜和黄铜,当然,也有大量的白铜钱币,由于黄铜在中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因此,明朝以前的铜质钱币,基本都是青铜质,明朝以后才有了黄铜铸币,当然,在先秦古钱币中,有些个别钱币表现出来的黄铜颜色,估计跟金属的提纯有关。比如:王莽时代的小泉直一,有些就表现出黄铜质地。

雕母又叫祖钱。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铸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这些母钱颁发到各地,各地则用母钱制范铸币。祖钱的雕制需要十分精良,目前所见雕母都是金黄色的铜质,是质地优良的铜材。铜雕母的钱文很精美,字口深峻。雕母钱不见刀痕迹象,比同版流通的钱稍大些、厚重些。雕母钱被制成钱模后取走,工匠用熔化了的铜液浇铸在钱模上,待铸币冷却后开模,取出铸币加工打磨光洁后即成。

明清时期黄铜铸币盛行起来。黄铜是铜锌合金。以前鉴定钱币含铜量的多少,就将币掷于地上,听声断其成色,成色高的铜币,掷于地上有金声。除黄铜外,还有白铜钱,这是铜锡合金中锡的比例大的缘故,也有一种白铜钱是镍铜。雕母钱体积比母钱和流通钱大,母钱又比流通钱稍大,铜质也较好。只是因为母钱是由祖钱翻砂铸成的,所以钱的外缘轮廓、字口都没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逊色一些。

艺术品名称:洪宪纪元飞龙币艺术品类别:钱币艺术品规格:重:约22.4g直径:3.9cm厚0.25cm洪宪飞龙银币正面为袁世凯九分脸正面及胸像,面部稍左侧。袁世凯身着大元帅服,头戴鹭羽高缨冠,胸前佩戴大勋章。背面中央为飞龙图案,上面镌“中华帝国”4字,下面镌“洪宪纪元”4字,齿边。袁世凯接受帝位后,开始大肆封官赐爵,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准备于1916年元旦正式登基。
一时间反帝制运动席卷全国。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讨伐袁世凯背叛共和,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称帝的丑行使得北洋统治集团分崩离析,西方列强也表达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立场。袁世凯众叛亲离,内外交困,被迫在一片反对声中,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共做了83天没有正式登基的皇帝梦,于两个多月后的1916年6月6日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