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统一使用什么铜钱,全国统一的货币名称为
秦半两是秦统一后发行货币。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中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是中国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货币,其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国家通用的货币是哪一种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大秦帝国的疆域上,只有两种货币可以通行,一是“上币”,就是黄金;二是“下币”,就是铜钱。铜钱还必须是大秦中央统一生产的,上写“半两”两个字,重量也正好是半两。这种秦朝的铜钱,后人就叫它“秦半两”。秦制半两=8克.“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即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2、汉武帝时期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五铢钱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开始发行五铢钱,从此开启了汉五铢钱的先河。一直到东汉末年为止,除了中间有些小的变动(例如王莽统治的时期)之外,西汉、东汉上下四百年内,五铢钱一统天下。五铢钱奠定了中国圆形方孔的传统。
3、中国什么时候货币统一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一种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等地,年代为公元前19至前16世纪,距今约3500年以上。经过加工的天然贝币形体一面有槽齿,贝币光洁美观,小巧玲珑,坚固耐磨,便于携带,这类海币主要出产于我国的东海、南海等地海域,反映了商代商业交流的情况。在商代中期以前贝币价值很高,臣下若能获得商王用贝币的赏赐那可真是极大的荣耀。
在商代晚期又出现了铜质货币,形制也仿海贝形式。铜贝出土于河南安阳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年代约为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铜贝堪称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了,其中有一种表面包金的铜币是作为大额货币使用的,现存世量极少,蚌贝因一出土就容易损坏,现保存完好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