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青釉大碗有什么花形

广告

元代龙泉窑青瓷大碗。这是一个龙泉窑青釉大碗,从这个颜色来看它属于梅子青,应该是一件元代龙泉窑的青瓷,为什么说是元代呢?因为它的底部有乳突,而且整体的壁也比较厚一点,绿袖色没有像南宋时期那样纯正的感觉,梅子青色做的还是稍微差了一点。再看一下工,这是里外工,别花非常流畅潇洒,给人一种奔放的感觉,是一件非常开门的元代作品,釉面非常清晰。

这种火石红最能体现宋元时期的特色。这是龙泉窑的很大一个特点,胎质非常细腻,形成那种砖红色,也是浙江大窑龙泉窑口的一个特点。尺幅也比较大有一点外撇,器型端庄古雅,可贵可喜的是它的内外都有工。而且是剧花,元代印花的比较多,因为印花的工艺容易一点,有磨具就可以印,但是剧花就要考验工匠的艺术表现能力了,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一件龙泉窑。

1、元代的青花瓷器有什么特色?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元代瓷器明显具有草原民族的独特风格,在瓷器的器物器形上都新创烧了许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类型。其创烧的单色釉也比前代精美。并设立枢府专门管理烧造瓷器,枢府烧出的白瓷为甜白釉色,被后世称为“枢府瓷”。而且,此时的对外贸易、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开始烧造大量瓷器外销。

元代白釉瓷数量不多,但制作精细。造型以盘、碗、高足碗最为多见,装饰技法以印花为主,刻画花为辅。盘、碗之内壁往往横印缠枝花卉或云龙、云凤、云鹤、花鸟、缠枝莲托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纹间模印官府铭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为多见的是“枢府”铭,因此,有时人们又将卵白釉瓷称作“枢府瓷”。如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高2.3厘米,口径17.8厘米,足径11.4厘米。

2、元代青花瓷有什么特点

元代青花瓷器属于高温釉下彩瓷。它是用钴料彩绘于制成的瓷胎上,再加罩一层透明釉料,以高温一次烧成的。大量的考古出土品证明,元青花的蓝色稳定、沉静,图象纹饰清晰、华美,白色透明釉纯净、润泽。元代青花瓷器是一种成熟的釉下彩瓷,是元代彩瓷的代表。元青花的青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高温烧造后釉面有深浅不一的串珠状,釉厚的地方吃进胎骨,釉面还有铁锈斑。

唐宋时,景德镇瓷前采用釉果掺入釉灰配制。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元代时增加了釉果成分而减少了釉灰成分,这样,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而氧化钙减少,改变了釉面状态,使釉层厚度可以增加,釉表光泽柔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标本的釉层,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中散落着大气泡,无中等气泡过渡。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